8月14日上午
湖北召開全省推進
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新聞發布會
會上宣布
湖北垃圾分類
將**推行“四分法”!

近日,湖北省政府印發《湖北省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這意味著我省從試點垃圾分類階段正式走向**實行垃圾分類階段。
據介紹,按照**辦公廳方案和9部委通知要求,我省實施方案在借鑒上海、浙江、江蘇等省市經驗,在強調城鄉一體開展分類的同時,注重把握重點城市、設區城市和縣市差別,城市和農村的差別,確定不同城市工作目標。
根據城市和農村生活垃圾產生特性和處置特點,以簡便易行、群眾容易接受為原則,我省確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方式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農村分類方式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垃圾”。

武漢市、宜昌市建成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襄陽市建成區實現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2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
其它設區城市、直管市、神農架林區建成區實現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
縣(市)選擇1個社區和1個鄉鎮開展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試點,
武漢市東西湖區、宜昌市夷陵區、鄂州市梁子湖區、仙桃市、京山市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設區城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他區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
直管市、神農架林區建成區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縣市建成區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實現全覆蓋,至少有1個社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至少有2個鄉鎮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至少有5個行政村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全省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社區200個,分類示范村1000個。
直管市、神農架林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不低于60%;
縣市建成區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不低于50%。全省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社區500個,分類示范村2000個。
我省將以全程分類為目標,
探索建立“不分類,不收運”的倒逼機制,避免分類投放后出現“先分后混”“混裝混運”。
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垃圾”的要求分類。
合理設置環境友好的垃圾分類收集站點,統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站點和容器標識;嚴格執行分類收集規范,杜絕混裝混運;公示收集時間、規范收集車型標識;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以及廚余垃圾(易腐垃圾)的收集(處理)單位(企業)應建立進出臺賬。探索建立“不分類,不收運”的倒逼機制,對未實行垃圾分類或分類不符合要求的單位,多次違規拒不整改,收運單位可以拒絕收運。
各地建立和**運輸系統,嚴禁“先分后混”。按照區域內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合理確定分類收運頻次、收運時間和運輸路線,配足配齊分類運輸車輛,并噴涂統一規范的標識;規范有害垃圾中轉運輸,**收集暫存點布局;**可回收物收運系統,合理布局建設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和集散市場。
推進有害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強化有害垃圾全過程污染控制,屬于危險廢物的,應按照危險廢物管理;探索“互聯網+資源回收”模式,實現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和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兩網融合”;采取長期布局和過渡安排相結合、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加快餐廚廢棄物和廚余垃圾處理設施規劃建設,農村易腐垃圾就近進行生態堆肥處理;推進其他處理方式轉型,提高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
湖北省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新聞發布會透露,
我省擬將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優先納入省級立法項目,有望納入2020年立法計劃。
《湖北省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指出,將加快省級和設區城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立法,2022年底前,設區城市要出臺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
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探索實施農戶繳費制度,建立與分類質量相掛鉤的生活垃圾收費機制。制定有害垃圾集中收集處置專項支持政策,**有害垃圾規范收運處置。建立低價值可回收物回收補貼政策,引導企業回收利用低價值可回收物。制定易腐垃圾資源化產品用于綠地、林地等土壤改良的補貼政策,打通易腐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出路。健全餐廚廢棄物和建筑垃圾資源化扶持政策,促進再生產品利用。
武漢百步亭社區垃圾分類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針對垃圾分類怎么分,有哪些具體要求,已編制完成《湖北省城鄉生活垃圾技術導則》,即將印發施行。目前,省委常委會已經同意將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優先納入省級立法項目,住建廳力爭9月底前編制完成省級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并報送省人大,爭取納入2020年立法計劃。
武漢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將加快《武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立法工作進程,力爭今年10月出臺,盡快進入強制分類階段。
從新聞發布會上還獲悉,《湖北省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將
采取限制商品過度包裝、限制一次性消費用品、從嚴實施“限塑令”等措施,減少生活垃圾產生量;
通過加強裝修垃圾、廢棄蔬菜果蔬資源化利用和禁止非生活源固體廢棄物進入生活垃圾處理體系,減少末端處置量。
《實施方案》指出,
我省將開展農副產品、食品、化妝品、禮品、外賣、快遞等過度包裝專項治理,對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實施“限塑令”落實專項整治。鼓勵居民采用專用容器盛放廚余垃圾,減少塑料袋使用,**限制一次性消費用品的管理辦法,倡導綠色低碳消費。加強餐飲行業監督管理,倡導“光盤行動”。
此外,還將規范居住小區裝修垃圾堆放點設置,引導居民對裝修垃圾開展源頭分類及袋裝定點堆放。鼓勵果蔬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標準化菜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配置就地處理設施,對廢棄蔬菜、果品等實行資源化利用。嚴禁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農業廢棄物、建筑垃圾等混入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全文完】